CeBit 演讲:一切智能之后的可能
对于大多电子产品的粉丝来说,CeBIT 在时间上与其他两个盛会相比的滞后,显得不是那么有吸引力。但是之所以被称为每年最大的信息技术展,除了几万平米的展厅展示着从大到电脑主板,芯片等硬件,小到键盘、鼠标或是手机配件的各类相关产品之外,CeBIT 每年还会在展会期间,邀请到这个行业里的佼佼者,通过 CeBIT 全球会议(简称 CGC)与大家分享最新的 ICT 的发展趋势。
就像会议第一天,承办 CeBIT 的德国展会公司的董事 Dr. Andreas Gruchow 在致辞中提到,如果说 CeBIT 展览是整个产业的心脏的话,而这个会议就是整个中枢神经,今天的主题是 “All Things Smart”。
一开始还觉得承办方有些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仔细听完以下四位所做的主题演讲,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应该适时放下现在可能在手中的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这些我们仿佛习惯很久的移动联网设备,来回顾这其实才发展不到 4, 5 年的移动生活/工作,并通过这些来自这个行业中领航企业的领导者的主题演讲,展望下未来的发展。
Kevin Turner
首先出场的是微软的首席营运官 Kevin Turner,很多媒体大多都是冲着刚刚发布不久的 Windows 8 的展示去的。的确,在巴塞罗那刚刚结束的 Windows 8 的 demo 展示,以及可以供用户下载的试用版,都让人对于它充满了期待。
关于 Windows 8 的展示,其实没有太多的新意,令人最为惊艳大概就是当 Windows 系统的高级主管 Erwin Visser 把手中的一个载有 Windows 8 系统的USB 驱动插到一台运行 Windows 7 的超级本上时,整个启动的速度十分迅速,毫无延迟。即使是播放一个在 USB 上的一部高清影片,都没有任何不流畅的感觉。
当 Visser 询问在场观众,如果不小心把正在运行的 USB 驱动拔掉会是什么效果的时候,发现那个 USB 驱动已经在他的手上,而屏幕上刚才正在播放的视频就处于暂停的阶段,而没有任何其他影响。再插回去,影片继续流畅播放。这个就是微软现在正在努力开发的 Windows To Go 的项目。
其实 Windows 8 的demo展示并不是 Kevin Turner 的会议主题,他的主题演讲题目是 “IT Trends And The CIO Opportunity” (IT 趋势以及首席信息官)。 相对于 2011 年微软一共 230 亿美元的利润,今年微软将投入共 90 亿美元用于科研开发 。
之所以提到“首席信息官”这个职位,其实更多的是对于当前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引子。其实,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之前公司里的 IT 人员大多只用负责把公司里的电脑设备和其运行的软件、服务器调试好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如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在各种移动设备、云技术的发展下,变的越来越模糊。
也许你已经下班了,却还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回复公司邮件,或是你在上班,却想用自己平板电脑上的 App 写些简单的想法,然后分享给周围的同事。越来越多的人会把自己的设备带到工作岗位,而这个时候对于 CIO 们来说,事情似乎变的有些复杂了。之前的工作可能是注重硬件,软件环境也相对很封闭单一,而现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跨平台,同时还要在各种“云”之间保护公司的数据安全。
不可否认,各种设备的无缝连接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智能和高效,于是,CIO 的角色似乎在这个潮流中也有了一个进化——其中的“I”不再代表信息 “Information”,而更像是 “Innovation”。结合微软将在下半年正式发行的 Windows 8,Turner 表示以 Metro UI 为基础的这个新系统将本着 “No compromise”(不妥协)的口号,为终端用户以及公司的 IT 管理人员服务。如果说对于前者来说,触控屏和鼠标两相宜的 Windows 8 不需要用户妥协于平板设备和电脑的话,对于后者就是微软一系列的云服务及商业解决方案与 Windows 8 的良好结合,所带来的工作环境上的一种革新。
Michael D. Rhodin
第二位演讲者——IBM软件行业解决方案副总裁 Michael D. Rhodin 的名为“Building Smarter Business in the Era of Big Data”(在“大数据” 时代创建智能企业)。
业内对于“大数据”有 4V 特征,即Volumes(数量大),Variety(种类繁), Velocity(速度快), Voracity(不断增长,难以满足)。也就是说,现在的状况不是没有数据或是没有分析手段,而是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早已无法适应数据急速多样化的增长。但是如果有这样一个工具,对于企业来说将能够更有针对性制订公司战略、减少风险。
大家对于去年参加“Jeopardy!”(危险边缘!)节目的 Watson 应该并不陌生 。作为 IBM 至今最为骄傲的人工智能程序,Rhodin 介绍了Watson的特别之处:“它是一个集高级自然语言处理、自动与评估推理假设、学习采纳等技术的应用”。在比赛结束后近一年的时间里,Watson 被应用于医疗系统,在强大的处理器支持下,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Watson 帮助医生和病人都给予了数据分析上的帮助,以增加治疗程序的效率——“简单的输出带来了巨大的成效”。在未来,它还会应用于银行金融系统,以用于风险评估和回报率的预测等。
这些都让人觉得数据的有效收集和分析,以及之后的应用都在智能化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更快捷优质的生活。
可是,试想如果今后有公司能够通过计算机对于与我相关的数据,包括我的社交网络、上网记录,信用卡消费等等,进行统计分析,然后知道我需要买什么,就直接给我的邮箱发送一封邮件,或是我打开电视,就是这类产品的广告,这个到底是“智能”还是“别扭”呢?
John Roese 和 Ulf Ewaldsson
之后的两位演讲者包括华为北美研发部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John Roese,和爱立信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集团技术与产品组合管理主管 Ulf Ewaldsson。
John Roese 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就是大概 10 - 15年前,人们接触高科技的产品多发生在工作岗位上。桌面操作系统,电脑,手机等等,而如今却相反,ICT 技术的从价格到使用的改变,我们更多的是把这些产品带到了工作中。
华为就是在这一样一个转折的时期,进入到了提供企业信息通信解决方案公司的行列中。John Roese在整个有关加速其业发展的演讲中,一直以”新加入者的身份“颇有些谦虚地描述华为的业务范围,但是对于整个 ICT 技术发展,华为从个人和企业两个方面入手分析需求,而提出的一些技术服务理念还是让人觉得颇有实力。
最后是爱立信出场了,Ulf Ewaldsson 首先带来的是去年爱立信拍的一个有关”互联社会“的宣传片。
<Youku>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系统和专业电信服务供应商,与其他前面三位演讲者不同,他邀请大家一起回顾了从移动网络开始,手机里开始有一个WAP 浏览器,到现如今的云技术,4G 通讯网络。4年前,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再是收发短信,而如今,通过通信网络通话的比例却是在逐渐减少。这些,除了手机性能与功能的不断增强之外,我们不得不感谢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
而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其实应该感触更为明显。从 2001 年 中国移动投入GPRS,到现在中国联通的 3G 网络,也才刚过十年的时间。而且可以预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迅速发展下,通讯网络的建设也会继续加快步伐。这些都是今后智能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共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从操作系统、数据收集分析、IT 技术发展和通信网络建设四个方面,描绘了一个无处不智能,各种设备无缝衔接的未来。按照现在我们适应这个时代的速度,这样一个未来似乎并不遥远,但是与此同时,当一切都智能之后的,又会有如何的可能呢?当消费者逐渐意识到商家对自己了解的是那么得透彻,而我们却对他们鲜有了解的时候,这种智能所带来的快乐又能持续多久呢?
题图来自Tagxed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