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秒删 Word 和 Excel 的神器,又更新了

AppSo

2019-11-21 12:10

Coda 作为一款理念超前的产品,从简约而不简单的格式组织,到功能更多甚至可编程的表格,再到自适应的多端适配,一次次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重新定义生产力,什么叫做次时代的 Word 和 Excel。关于 Coda 的简单介绍可以查看这一篇文章

距 Coda 1.0 发布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但 Coda 如此多的功能我甚至才探索了冰山一角。而最近,Coda 迎来了一次版本的大更新,直接从 1.0 进化为了 2.0,那么,新版的 Coda 是否变得更好用了呢?1.0 版本中的一些痛点是否解决了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Coda 2.0。

懒人目录

  • 什么是 Coda
  • 团队功能与收费模式
  • Cross-doc 与细节优化
  • 几点遗憾

什么是 Coda

也许你没有听过 Coda,也懒得去翻前面的文章,那我就来简要总计一下什么是 Coda 吧。Coda 作为一款主打协作的云文档软件,要想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生存下去,必定需要核心功能,我认为 Coda 的核心功能可以定义为「像 App 一样的文档」。

首先,Coda 有着不输于其它应用的文档编辑功能,比如 Markdown 编辑、多功能图表、模板功能、多应用协作等功能,不论是笔记记录、待办事项、日程管理还是文档协作,都不在话下。这些功能作为 Coda 的基础,让其成为一款功能完善的全能文档库。

接下来便是其核心功能——移动端的适配,Coda 针对移动端不仅优化了文字排布,而且还将其简单封装成了一个小型应用程序,使得你的每一个文档都能像一个 app 一样使用。比如原先的按钮变为了滑动菜单,而页面则变为了底部导航栏。变化的只有界面,而内容仍保持着同步。

如果说当今的工作模式与 20 年前有何不同,那一定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手机成为了另一大生产力工具。没错,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查看或编写文档和表格,这是当年发明 Office 和 G Suite 的人怎么也不可能想到的。而 Coda 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所诞生的。

团队功能与收费模式

凡是大版本的更新,那必定是有什么重大的功能。当我仔细翻阅了更新说明,再实际体验了 2.0 的 Coda 后,发现这一重大更新也许是「付费功能」。还记得我在介绍 Coda 的第一篇文章结尾提到「趁 Coda 还免费,何不尝试一下呢?」于是,现在就收费了。


但也不用太过担心,Coda 的基础功能还是可以免费使用的,如果你只是个人用户,那么免费功能便绰绰有余,但如果你有着几十人的小团队,那么免费功能可能就不够用了。而本次更新的「收费模式」也恰恰是为了将个人与团队的需求进行区分,让 Coda 能更好得帮你进行团队协作。

▲ 图片来自:Unsplash

正如本次更新的标语「Coda 1.0 was for makers. Coda 2.0 is for the whole team」。因此「付费模式」也许可以看做是前期用户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团队协作需求逐渐产生的背景下,顺势推出的一种商业模式。毕竟,一款好的产品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投资与回报。

说了这么多,大家最关心的也许还是价格,价格总共分为三档,分别是专业版(Pro)、团队版(Team)和企业版(Enterprise)。专业版 $12/月,按年支付 $10/月;团队版 $36/月,按年支付 $30/月;而企业版则需要私人订制。

看似简单的定价背后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付费的基本单位为一个工作区,每次创建工作区时都会要求选择一种收费模式。其次,Coda 将用户分为 3 类:

  • Doc Makers – 文档创建者有权利添加新的文档
  • Editors – 编辑可以对现有的文档进行编辑或协作
  • Viewers – 观众可以对文档进行查看或评论,但无法编辑

基于以上角色定位,我们再来看一下收费模式。上文提到的付费价格仅为在工作区添加一位 Doc Maker 的价格,而每位 Doc Maker 又可以拥有几位免费的 Editors,比如专业版每位 Doc Maker 可以拥有 2 位 Editors,而团队版可以拥有 5 位。如此一来,针对不同团队对不同角色的不同需求将会使收费变得十分复杂,建议使用自带的计算器进行价格分析比较。

当然,不同的收费档次也对应着不同的功能,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动化(Automations)的限制以及应用协作(Packs)的支持数量。另外,收费版还包括一些即将到来的新功能,比如权限设置、团队模板库、单点登录等等。

Cross-doc 与细节优化

接下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新功能,其中官方重点强调的要数「Cross-doc」功能了。「Cross-doc」基于数据库的思想,让你可以将原始数据保存在一个地方,然后在不同的文档中引用该数据库的内容,这样就避免了数据的更新滞后,让不同文档中同一数据保持同步。

在「Cross-doc」出现之前,我们虽然可以在同一文档中对同一数据建立不同的视图模式,但是如果是跨文档的话,那便无能为力了。而「Cross-doc」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让我们的数据可以统一管理,不再杂乱无序了。

「Cross-doc」目前只有团队付费账户才能使用,当打开「Cross-doc」后,右侧边栏会展示你所有文档中的数据表格,你可以将其拖动至当前文档。但目前通过该功能建立的图表似乎只能单向同步,要修改的话还是要回到原始数据库,不知后续是否会有同步编辑功能。

除了「Cross-doc」这一面向团队的功能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优化,比如新增了工作区与文件夹选项,使得文档组织结构更加立体了。另外,内容布局更加简约,新增了内容居中排版,对于大屏显示器更加友好,不用再看着内容挤在一侧而另一侧空荡荡了。

几点遗憾

当得知 Coda 要发布 2.0 时,我也曾想过会更新哪些功能,但我可能只是从个人用户的角度出发,或是说站在国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现在 2.0 版本出来后,我发现当时的一些需求设想还是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具体有以下几点遗憾之处。

首先,也是我经常提及的,那就是登陆方式的单一化。即使到了 2.0 版本登陆方式仍然只有通过 Google 账号登陆。也许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一个 Google 账号可以链接一大批应用,而且将登陆方式交给第三方,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产品的制作。但我还是希望,如果能用邮箱注册就更好了。

另外,Coda 目前没有桌面客户端,仅支持通过浏览器进行编辑。不过好在支持的浏览器从单一的 Chrome 增加到了 Safari 和 Firefox。但在浏览器中使用,每次和一大堆页面混在一起很杂乱,而且很容易不小心关了。目前找到的较好的替代方式是使用《Station》进行应用整合。

▲ 图片来自:Unsplash

最后还有一个小功能我想再提一下,那就是「深色模式」。众所周期,思维的火花总是迸发于日日交替之际,也就是午夜 0 点前后,如果第二天是 DDL,那么效率更会大大翻倍。但也许是 Coda 的开发者们并不需要「修福报」,所以也没考虑过这一问题吧。


Coda 1.0 推出时,功能就已十分完善,甚至有人曾评论说「这不像是 1.0 的版本,更像是 5.0 或更高的版本」。的确,Coda 在 1.0 的版本便打下了丰富的功能基础,而此时发布的 2.0 则让这些功能更加泾渭分明,让团队的概念逐渐呈现了出来。

▲ 图片来自:Unsplash

而面向团队的产品注定是需要仔细打磨的,因为团队不仅仅只是多个个体用户的简单集合,其中更是隐含了协作这一深层次的关系。正如 Coda CEO Shishir 所说的

「团队」,一个简单的词,却包含了一个复杂的世界。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