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无线耳机,很可能会让你放下智能手机。
2016 年,美国一家名为 Doppler Labs 的创业公司推出无线耳机 Here One,一度被称为「超级智能的 AirPods 替代品」。
在当时而言,这款旗舰产品确实比一般降噪耳机要智能得多。它可以帮你定制抹去环境噪音,只专注于身边人的说话;也可以用于演唱会现场增强音效;甚至可以实现实时翻译,让你跟国外友人无障碍对话。
▲ Doppler Labs 公司的无线耳机 Here One
但好景不长,因为在充电和续航方面出现设计缺陷,这款原本备受期待的智能无线耳机销量不及预期。2017 年,Doppler Labs 因此陷入财政危机。即使苹果、Google、亚马逊和微软等公司都表达了收购意向,但谈判并不顺利,最终 Doppler Labs 还是选择了关门大吉。
听起来只是一个创业失败的悲伤故事。但在 Fast Company 的撰稿人 Peter Burrows 看来,这个耳机界「小人物」的想法给留在场上的选手带来了启发,甚至到今天,这些想法也得以延续下去。
在当时对智能无线耳机感兴趣的苹果、Google 和亚马逊,今天都有了自家的优先级耳机研发项目。
Burrows 预测认为,在娱乐功能以外,这 3 家科技巨头将会对耳机的潜在使用场景进行更多的探索。比如说,加入健身和健康监测传感器,测量步数或心率;甚至假以时日把无线耳机变成一种入耳式计算机,从此让消费者把手机留在家里。
换句话说,对无线耳机的未来想象,已经不只是降噪强、音质好和外观时尚那么简单了。
▲ 图自 Fast Company
曾经在苹果和英伟达公司任职,后来成为 Doppler Labs 音频工程主管的 Gints Klimanis 认为:
未来的无线耳机,很可能是会跟智能手机抢时间的。
在 Burrows 看来,无线耳机的未来潜力,是在 AI 语音助手的爆炸式发展中渐露头角的。
2011 年,苹果早早推出了语音助手 Siri,随后也有了亚马逊的 Alexa、微软的 Cortana 和 Googele Assistant。这些语音助手的出现带来了新的交互革命:不需要触碰设备,只凭借语音指令和听觉的结合就可以轻易完成动作。
▲ 「Hey Siri」、「Hey Alexa」…… 语音助手让我们在今天习惯了「张嘴就问」,图自《纽约时报》
这种交互便利很容易让人产生依赖。有分析师预测,到 2023 年,63% 的美国家庭都将拥有智能家居设备;而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将会忘记,曾经在键盘上敲字向 Google 搜索问问题的感觉。
但也正是这种交互便利,给耳机的未来场景带来想象力。
Satjiv Chahil 曾在苹果任职营销主管。他表示,科技公司可以用无线耳机做更多的事情,而不只是增强音效和打电话。比如说,「可以让语音助手全天候在消费者耳边低语,也可以变身成为他们的健康设备。」
而杜比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 Poppy Crum 认为,耳朵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到嘴巴的距离这么近,它们比任何智能音箱都能更好捕捉和理解你的话。
想想,只要给无线耳机加上传感器,它就能判断你是正面向薯片货架还是路边经过的豪华跑车;再加上心率监测器和脑电波分析,某程度上,耳机就能实现「读心」。
▲ 跟语音助手谈恋爱不是梦,图自电影《Her》
但在 Burrows 看来,想要实现这种未来愿景,无线耳机必先面临挑战:
它必须轻便小巧,能完美适应每个人独特的耳道,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引起不适。而且它必须有足够长的续航时间(要想取代智能手机?至少续航先得一样强吧),以及配备灵敏的天线和处理器等零部件。
▲ 图自 storiesflow.com
2017 年,Google 推出了 Pixel Buds 无线耳机,可以实时翻译,也可以用语音唤醒语音助手。而预计将在明年发布的苹果 AirPods 2,据称除了防水降噪的功能外,也能用语音唤醒 Siri。
可以说,科技巨头们正慢慢靠近并实现这种未来。
而对于无线耳机充满可能性的使用场景,博客「湾区日报」的描述总结或许是最生动的:
超长待机,电量持久;真正成为智能语音助手;多人多语言开会时,能同步翻译;甚至成为投放广告的利器——你一咳嗽,就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推荐一款止咳药。
智能无线耳机或许才是真正的吹枕边风。
它甚至能实时监控周边的语音。当你跟别人说「A 和 B 两个都差不多,该买哪个好」的时候,耳机里传来「A 比较好,买 A 吧」的语音——当然,这是要竞价排名的,哈哈。
对这样的未来,你会感到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