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探索月球而去,却意外重新发现了地球。
1968 年 12 月 24 号,3 名宇航员正乘坐阿波罗 8 号进行人类史上第一次绕月飞行。宇航员 William Anders 记住了 NASA 的千叮万嘱,拍下了各种姿势的月球照片。
眼前这个灰蒙蒙的球体,不管怎么拍都「像脏脏的沙滩一样」,慢慢让 Anders 感到无聊。然而在第四圈绕月的时候,他突然眼前一亮。
我们突然回头看到了地球,那就像是宇宙中唯一的色彩。
▲ 《Earthrise》
宇航员 Jim Lovell 为 Anders 手忙脚乱找到了 70 毫米的彩色胶片,他举着哈苏相机拍下这经典一幕,命名为《Earthrise(地出)》。
这一幕的捕捉是始料未及的,Anders 在日后回顾这次任务这么说:「我们为探索月球而去,却意外重新发现了地球。」
这是第一次人类从这个角度看地球。Lovell 说,他在当时感受到一种「令人敬畏的寂寞」,并称在浩瀚的宇宙里,「地球就像是一片巨大的绿洲」。另一位宇航员 Frank Borman 则在强烈对比下感到震惊:月球的外表像是死去的,了无生气的,他当即觉得「这不会是一个吸引人的、适合生活或工作的地方」。
▲ 同样在阿波罗 8 号任务中,由 Anders 拍摄的月球模样
这张照片彻底改变了人类看地球的方式。NASA 随后向公众公布了《Earthrise》,《时代》周刊将它印作封面,并附上一个词来形容即将逝去的 1968 年:「黎明」。
而美国诗人 Archibald MacLeish 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看到地球这样渺小、蔚蓝、美丽,真实地漂浮在永恒的静默中,就是看到我们自己。我们在地球上并进,是共享这动人与寒冷的手足。
▲ 执行阿波罗 8 号任务的 3 名宇航员:James Lovell、William Anders 和 Frank Borman
这一定格后来被认为是环保运动的精神起源。1970 年 4 月 22 日,第一个「世界地球日」诞生。Anders 认为,人们从这张照片意识到自己住在一个如此脆弱的星球上,需要好好地爱护它。
而除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唤醒,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研究员 Stewart Patrick 和 Kyle L. Evanoff 认为,这张照片还给当时处于冷战中的美国人带来了「宁静超然的时刻」。 用 Anders 的话来说:
我们同住在唯一的家园里,却忙着互相射杀,以核战争相互威胁,身穿自爆背心,这实在让人惊讶。
《Earthrise》的时代意义,跟它直观的照片形式有离不开的关系。Blue Marble 空间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 Sanjoy Som 表示,人类对图片的反应比数据要好得多,它简单易懂,不需要拥有科学学位才能看懂,也因此很快引起共鸣。
但科学家 Jacob Haqq-Misra 并不认为这种效果会长久保持下去:
看到这张照片的感觉可能是愉快的、惊喜的和令人敬畏的。你可能在当天还想着它,但我不认为大多数人会每天带着「我是地球公民」的想法去上班。
心理学家 David Yaden 也有相似的看法:
如果你的客厅里有一张珠穆朗姆峰的照片,初见会让你感到敬畏,但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效力,很快就不再激发敬畏之心。
《Earthrise》诞生 50 年后的今天,地球拥有了各种姿势的「写真照」,但环境问题也并未见好转:气候问题愈发让人担心,全球变暖加剧,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似乎正如 Yaden 所说,那个在太空黑暗中独自徘徊、美丽、寂寞又脆弱的地球面貌,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效力。
Patrick 和 Evanoff 对此感慨:
在「地出」出现后仅仅半个世纪,我们正迅速走向「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