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奖励,那就不干了。
承认专车合法地位的新政刚下来不久,Uber 与滴滴出行已经达成共识进行合并。
合并的首要推动力可能是来自资本方,以结束无休止的补贴大战。而这件事对于乘客和司机最直接的影响是——以后的补贴可能会消失,打车很可能会变贵。
这当然不是危言耸听。前两天颁布的新规也明确指出,专车公司不能再烧钱打价格大战了。
要是没有奖励,那就不干了。
这是一位人民优步司机对爱范儿(微信号)说的话,显然他还没有意识到这场合并可能带来的影响。
此前,我们随机采访过几位人民优步司机,几位司机均表示投身专车行业是被高额的补贴费用吸引。
至于平台的选择,司机大多都非常“投机”,不少司机根据补贴力度的调整,游走摇摆在优步和滴滴出行两个平台之间。
优步与滴滴奖励方式大同小异,司机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多少单数额外给予奖励,平台通过这种多劳多得地方式保证专车的数量。根据调查,专职于滴滴或者优步的司机,月收入上万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补贴换市场的发展逻辑是赢者通吃(winner take all),尽管海外互联网公司也存在一段时间以亏损谋求扩张的现象,但并不会像中国一样,O2O 的各个领域发展都到互撕的惨烈地步。
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此前透露,Uber 每年在中国的业务扩张支出超过 10 亿美元。而滴滴亏损也达到 100 亿人民币。
从下面这段话中,你可以想象 Travis Kalanick 有多么怨念:
你看,我们在中国有一个融资数十亿美元的强悍竞争对手,但是他们在自己进入的每一座城市都没有盈利。对我们来说,问题在于我们想不想留在中国,能不能容忍这种不理性足够久,直到世界恢复理性。
理性的时代要来了。但司机和乘客,恐怕要变得不理性了。
但你别忘了补贴大战最原始的动机——在出租车之外,用低价培养用户使用手机叫车的习惯。而如今,专车已然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