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圈子?圈套?

公司

2009-07-05 09:00

by kkk@ifanr , @newkhonsou at twitter

人性?
Facebook 号称自己是人性的网站,要做人性的搜索。只要登陆,就能找到你真实世界的圈子,通过二姨的小舅子的初中同学来寻找牙医。而非 Google 冷冰冰的算法。
连线也有点没心没肺的引用了这种说法。

Google 的搜索排序是个算法。
你看到王小峰评论 CCAV 的文章后拍案叫绝,按耐不住,定要分享。于是,引用王小峰评论的 Blog 诞生了。之后,Google 会搜索到这个页面,评论的引用率增加。引用率增加的越多,这个页面在搜索排名中,就越容易被提前。(当然真实情况更加复杂。)

算法是冷冰冰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引用率,不是冷冰冰的。她的上面浓缩着你的时间,甚至感情。

这个数字上闪烁着的色彩,恰恰是人性的光辉。

股市也是类似的系统。
交易规则也是冷冰冰的,买卖的却是一个个真实的人。毫无人性可言的规则,引入了人的参数以后,市场的波动如何?
K 线总是无法精确而机械的贴合 GDP 失业率等统计数字。上涨难免疯狂,下跌往往恐慌。

Google 的困境
Google 也有问题:身份识别困境
我在 iFanr 上叫 kkk,Msnspaces 上叫 newkhonsou,常看 ifanr 的朋友知道是同一个人。但是,搜索引擎不知道。
用 Google 搜索 “社交这事,裸奔无敌 ”,不会看到我在 MSNSpaces 发的潜水帖子。

搜索困境,降低了广告的推送效率。
人不会只有单一爱好,一个喜欢滑雪的拍摄者,搜索雪板的时候,也是推荐防水相机的好时机。可是现在,你在 Google.com 输入 LIB TECH,累死 Google,右边的广告栏中,也关联不出奥林巴斯 E-3 的商家。

身份识别困境如果解决,商机无限。

你不是那条狗
这里想谈的是 Facebook。所以暂时放下 Google。
我在网上混了 10 年。刚开始,很为虚拟身份兴奋过。不同的网站同 ID 就如同玩角色扮演游戏的不同角色。反正,“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
慢慢的,我在网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建立起越来越膨胀的关系网。角色扮演带来的拧吧,开始大于乐趣。于是放弃了马甲,尽量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同样的用户名。兴趣也许不同,但是信念,背景,观点等等不会改变。多个 ID,最终表现的像关注多个领域的一个人,而不是多个领域中的好几个人。
相信这不是我的个人选择。越来越多的人把照片放到网上。“人肉搜索” 这个词被发明并且流行都是证据。

“狗时代” 马上就要过去。实名网络才是未来。

Facebook 的疯狂的扩张不是偶然。
他提供的在线体验也许在推波助澜,但真正压住时代潮头的,是当初策划时的远见:
既然 “狗时代” 要终结,那么就需要有个地方汇集真实身份。

搜索的谜思
我不觉得 EOS 的发布时间,问二姨的小舅子的初中同学会更靠谱。
同时,也不认为大学时那个眉目清秀女生的感情生活,可以靠 Google 一手把握。

Google 不是搜索的全部。同时,即使 Facebook 的新搜索取得巨大成功,也不会是 Google 的替代者。

第一种搜索是根据内容关联的搜索。
比如 Google,Bing。用来找 iPhone3GS 的评测,便宜的皮包,突然忘记了的某本书里的某段话。总之,关心的是内容而不是人。
反正,牛顿定律从余秋雨嘴里说出来,也不会变成假的。iFanr 的影响力远不及连线,我们指出的纰漏仍然是纰漏。

第二种是人和内容关联的搜索。
比如豆瓣,更偏向内容。再比如 Twitter,更偏向人。
和第一种搜索不同,你可以更方便的以人为中心探索。东东枪的影评不错,那么他看过什么电影?
变 2 评论-> 东东枪 -> 东东枪看过的电影/东东枪的影评 -> 东东枪参加的小组-> iPhone 小组!!
身份识别困境被克服了。如果豆瓣愿意,他可以给东东枪发个垃圾广告,里面除了变三 DVD,还有个 iPhone 3GS 的折扣卷。
Twitter 也类似,但没有提供太多关于话题的过滤手段。搜索的路径变为:东东枪变 2 评论的 retweet -> 东东枪 -> 他的传的谣言和讲的小段子。
更个人的东西出现了。有人说能猜测饭否女推客的生理周期,恐怕不全是笑话。
(所以说,合以观事,推以观人 )

第三种搜索关联了现实生活中的圈子。
第二种搜索中,和菜头的文章好看,可是他是不是个胖子,我就不关心了。但对于家人,朋友,同学就不同。
发小的婚礼,大学的校庆聚会都是不可错过的事情。
我的大中小学同学里面,有谁在 ATT 工作?
我的女性朋友中最人气的夜店是哪里?
这都是前两种搜索不能告诉我们的。

我们需要有个地方组织这些信息。有年龄,学校,住址。可以要寻找身边的朋友。在一个真实的,相对封闭的地方,组织些活动,谈些悄悄话,里共享一些不外传的段子,谈些带偏见的感受,给同学推荐个公司同事的妹妹作女朋友。

其实还有第四种搜索,比如 Pandora 的音乐关联搜索。还有第五种搜索,比如 Twitter 的实时搜索。第六种,比如那个 Wolfalpha 的全不靠谱的 AI 搜索。第七种,比如以上几个类型的混合搜索。

他们不会互相代替,只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参差多态,互相整合,才是搜索的未来。

圈子
圈子不一定要封闭。

豆瓣是圈子,但是他对 Google 开放的。
你关心变二,完全可以输入 “变形金刚 site:www.douban.com” 来做根据内容的搜索。当然,你也可以用豆瓣自己的系统,通过人和内容的关联搜索。

Twitter 是圈子,但是 Bing 已经开始把 twitter 加入索引。
因其开放的 API,第三方也可以做出关注内容的搜索。比如 TweetTabs.com。
Twitter 开放的另一个例子是,圈子外的内容通过 URL 进来,用 Retweet 在 Twitter 的圈子中传播,再通过点击 URL 出去。

实名网络其实也存在类似的可能性:
一个 Profiles 网站(其基础类似 Google Profiles)。真实资料之下,关联你各处的虚拟账户。你可以管理公开程度。
你的大学同学 (当然要在 Profiles 网站的关系网登陆过) 从 Twitter 开始搜索,如果你允许,那么可以看到你的 Profiles,并且,连接到你的豆瓣账户中找到更多内容。
另一个陌生人做同样的事情,豆瓣你可以选择公开,Profiles 则可设为不可见。

真实身份存储于封闭领域中,同时,有伸向广阔网络的触脚。实名化的网络以 Profiles 网站为中心,却未必需要包括一切。它向外连接,别人也连接他。

Google,Twitter/豆瓣,Profiles 网站,三者并不侵蚀。
Google 索引一切,拿走内容关联搜索的广告利润,但不掌握内容。
豆瓣掌握内容,利用兴趣的圈子重新组织,拿走书籍推荐分账等。但不重复索引,也不封闭。
Profiles 网站手里有实名信息和关系网。在 Google 雪板广告的同时,他可以推送 E-3 卖家。或者婚纱摄影,宴会准备,本地折扣也是他的强项。但是,也不重复索引,不掌握内容。

GooTwitProfiles 形态中,
大家连接并协作,分割利润。
同时,互相牵制,防止作恶。

互联网互联网,互相和连接才是网络。

圈套?
没想到是,身份识别困境的解决,是通过 Facebook 的方式:大家都去一个大而全的网站注册,他提供你需要的全部功能。

连线把 Facebook 与 Google 相提并论,意味着这种可能性正式浮上水面。
Facebook 的巨额估值和营收增长,则为他实现这种可能提供弹药。

他的野心,不止于一个四处连接的 Profiles 网站。他掌握关系,收集内容,并且想做更多。

个人情报和关系网之后,是数据和功能平台。

Facebook 控制了越来越多的数据,不全是隐私。
海量用户制造的信息,都被挡在了 Facebook 之外。关键字加 site:www.Facebook.com 的方式能搜到的不少结果,点过去,仅仅是 Login 画面。就是最近加入的 Connect 功能,也是把数据传向 Facebook。
数据的流向是单向的,全部指向 Facebook,收集起来,并不外流。

Facebook 也开始加入,或者复制越来越多的功能。
Blog?Facebook 可以啊。 SNS?本来就是啊。Twitter?Status 啊。Flickr?照片本来就可以上啊。Youtube?更酷的在线视频直播刚刚上线!
App 平台使开发者不直接使用 Facebook 的 API,并且有海量的数据可以利用,无疑将提供更多更酷的应用。
我们不再需要多账户,不用在不同风格的网站间来回奔跑。Facebook 里面能解决一切。
它最全,最酷,最简单,最方便。已经圈进来两亿用户,并且还在高速增长。

Facebook 在建造长城,却又不太像。长城并没有首尾相连封闭起来。
她在建造圈子,一个已经大大超越了社交网络概念的圈子。他提供一切,收集一切,并且对外封闭。

一个网站,终将利用实名化大潮统一互联网?

当所有用户,都心满意足的,开心的被圈在其中之后,会发生什么?
其他网站,围绕 Facebook 服务者生,独立于 Facebook 者死?
今天,你不满意 Gmail 可以换 Livemail。明天,不再满意 Facebook 了呢?

最美的圈子,是否会成为最大圈套?

后记
一直想写一个关于 Facebook 的,充满偏见的,毫不负责的,想象狂野的盛世危言。本已成文,但连线关于 Facebook 的系列报道的出现,让我不得不增加些有针对性的内容。
内容变长,承载的东西变多,结构不再紧凑。另外,本文例子纯属虚构。
向看完如此拖拉长文的读者致谢。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移动互联网/苹果/ERP/SAP。 写过:「 iPhone 可有设计哲学」,「领先五年的迷思」,「以前没有 iPhone OS,以后没有 Mac OS」,「对社交说不」,「 MSNS :移动社交网络 」,「云书店,新阅读」⋯⋯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