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招安专车,不认路的“李逵”能提供“李师师”般的服务吗?
近日,一件大事悄悄地发生了。
上海出台了《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交委主任孙建平公开表示,希望专车和顶灯出租车、租赁车形成优势互补、和谐共处的新格局。
“优势互补、和谐共处”太抽象,我不懂。但“新格局”的提法让人不禁思索,旧格局是啥?
专车平台喊你来占便宜啦
专车平台一边鼓励的士司机占便宜,一边鼓励乘客占便宜,这就是旧格局。目前的专车侵占了的士的一大块市场,的士已经成为了 Plan B,当我拿着手机等专车时看到他们的期待眼神,简直让人心酸。他们说:“凭什么干着同样的活,我们每个月交几千,他们不用还有补贴?”
从爽的程度来看,进入较早的专车司机和乘客最爽,的士司机最不爽。但从经济的角度看,目前的出行市场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市场,许多环节资源都在“占便宜”中白白浪费。
1. 的士过剩:即使有滴滴,生意还是大不如前,的士打着“空车”走街串巷;
2. 专车过剩:专车靠着补贴成为一个月入三万的暴利行业,一窝蜂走起;
3. 车辆过剩:把专车和的士打个包,那么有专车的城市里,车辆供应总量远远大于需求;
4. 能源浪费:停在路边等客直接占去半条车道,导致更加严重的拥堵,造成能源的浪费。
前面提到的“浪费”有一部分便宜让乘客占去,但专车省下的几块钱乘客真的在意吗?一开始,人们能打到车就已经很开心了。
政府收编,没便宜占啦
价格拼不起了,“专车壕”将成为历史。
如果参考营运车辆处理,年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出租车公司,税率为 11%;对年营业收入 500 万元以下的出租车公司,征收率为 3%。除了税收,转正的专车也将面临更高的保险费用。这样一来,简单粗暴的烧钱换流量模式将难以为继,倒逼专车平台弥补服务短板,提高专车用户体验。
没便宜占了,专车司机数量减少。
“月收入至少在 3 万以上。”一位有超过 3000 单记录的滴滴专车司机对腾讯科技表示,在滴滴专车补贴最疯狂的时代,他每个月的收入都能达到甚至超过 3 万。一个和他几乎入行的司机收入更高,每个月甚至能够达到 4、5 万。
乘客打车需求是基本稳定的,考虑到原本不打车的人开始打专车,整体也仅是微弱的增长。而专车司机的收入一直在随着专车供应的增长而下降,在招安之后,利润的进一步下降会让许多司机离开。尤其是那些进来捞过一笔的“既得利益者”,恰好可以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退出专车,回到原本的行当。
没有便宜占的新格局下,专车用服务创造附加值。
旧的痛点是打不到车,新的痛点是司机不认识路。现在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许多时候甚至比不上的士。首先,外行出身的司机本来就缺乏服务意识,就算有心也未必知道怎么做。另一方面,平台的培训纯属走过场,而且从评价体系来看,平台暂时全部精力都放在价格战上,根本无暇顾及服务。
拿 Uber 来说,虽然有与司机收入挂钩的星级体系,但这个抽象的体系形同虚设。许多用户下车后不会马上评分,等下次打车时随手按个 5 星,即使服务确实不咋地乘客说不定早就忘了。若是真正重视用户反馈,就应该在星级体系外提供更多的评价维度,如“速度、态度、清洁”等。这样一来,不但能指引用户反馈服务细节,也能指引司机如何提高服务。
“门都不给我开,差评”
决定历史进程的,并不是什么生产力水平,而是“破坏力水平”。而且,破坏永远都比生产更为有效,也更为有力。
破坏得加上重建才是进步,否则就是纯粹的耍流氓。但破坏本身也是有成本的,上海交委大概发现专车这次耍流氓有点过火了,算是及时地下了“招安”这剂猛药。招安政策最大的意义的不是收税也不是救的士,而是让出行市场重归平衡——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是一个比旧格局更好的平衡。
不妨试想一下,没有补贴的专车还能玩的转吗?政府要收税,平台砍补贴,分分钟连油费都赚不回。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价格和服务一起提升,夸张点说就是“跪着把钱赚了”。如果司机能提前在楼下等,上车不用我费神指路,车上备着矿泉水和饮料,车子里气味清新,为何不能收取比的士更高的费用?当专车贵起来,的士也有了活路。
昨日 Wilson 分享了一次打 Uber 的体验:
我走到车前,发现司机已经站在后排门口,打开门等我上车,一路上服务非常好。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在冲 4.9 分,再拿两个 5 分就能到 4.9 了。”
这就是未来的专车。
题图:《新水浒传》
插图:《唐伯虎点秋香》、福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