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Airbnb……如果你是指他们有多大可能,在中国市场获得苹果公司那样的成功的话,那我认为可能性为——零。

—— 李开复

大声

2016-08-30 10:14

不同于社交网络上表现出的和善、中庸的形象,如此尖锐地对一家公司发表看法,在李开复身上不多见。

在一段彭博社的视频电话采访中,李开复分享了自己对滴滴、Uber 合并等问题的看法,其中谈到 Airbnb 模式在中国的机遇时,他说道:

如果你是指他们有多大可能,在中国市场获得苹果公司那样的成功的话,那我认为可能性为——零。

(即便像美国市场这种成功),可能性同样为零,我认为如果他们期待能像 Uber 那样,他们可能会受到打击。

kaifu

尽管赞同 Airbnb 任命中国人担任中国区 CEO 的做法,但李开复认为,巨大的文化差异是 Airbnb 在华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果他们想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像在美国那样获得特许经营权,我认为用户基础、人们的居住习惯、人们的居住期望,以及那些想要租房的人群,都是非常不同的。因此 Airbnb 可能会遭遇文化冲击,要想想如果中国市场这么容易打开,那么那些盲目的模仿者早就变成 100 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了。

同样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Airbnb 面对的酒店住宿业,既不像打车一样存在痛点,也不具备 Uber 的高频,但因为个性化、本土化的住宿体验,这家公司在美国惊人地崛起,估值高达 300 亿美元,成为仅次于 Uber 的美国第二独角兽。

airbnb1

CB Insights 的独角兽估值排名

如果把这个诞生于 2008 年的互联网品牌看作一个酒店管理集团,它应该排在全球第一——它拥有全球 190 个国家的 200 万个房源,超过了所有国际酒店集团总和。

事实上,在中国用户眼中,Airbnb 作为一种廉价的住宿选择,确实常常被拿来与酒店对比。关于这种认知差异,好奇心日报此前的一篇报道提到过这么几个例子:

  • 原则上 Airbnb 的房东都是相信分享经济理念的房东,但是“中国人觉得有房子闲置了,租给别人用就是共享。而 Airbnb 强调的是一种很真实的体验,authentic experience。
  • 成熟的 Airbnb 客人会在对话框里用一条信息写好入住人数、时长、入住原因等。而中国客人更多地把 Airbnb 当成了淘宝,上来第一句话通常是:“亲,在吗?”
  • 中国用户认为我出了钱,买了你的服务,你的服务就应该完美,包完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太会仔细阅读房屋守则。

如果 Airbnb 希望把中国的生意做大,他们要向中国人讲的第一个故事或许应该是:为什么 Airbnb 不是酒店。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从技术的旁观者与记录者,成为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实践者。

关于影像的审美,我们一直认为审美是一个多元化的,无论是某一个阶段,可能某一些声音会占据一个阶段的潮流,话语权。但是它是其中的一种,它不能代表所有。

查看全文 —— vivo X 系列产品总经理韩伯啸

增程大三排黄金时代正在过去。

查看全文 —— 蔚来创始人 李斌

我们开设社交账号的初衷并非成为「网红」,而是希望建立与用户直接、平等沟通的桥梁。

查看全文 —— 岚图汽车 CEO 卢放

10000mAh 电池手机是我们接下来一定会推向市场,不会等太久,而且也挺好看的。

查看全文 —— 真我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徐起

今年是我们第 7 年参加 ChinaJoy,从手游到 AI PC,从 XR 到智能汽车,骁龙产品技术赋能的数字娱乐体验已经无处不在。

查看全文 —— 高通全球副总裁 侯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