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传统车企,小鹏更像是一家「以慢制快」的互联网企业

公司

2018-11-18 18:00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逐渐扩大,国产汽车的销路已不止于国内,即便是在欧美非地区,我们都能见到国产汽车的身影。

而同时随着「Made in China」的中国汽车在全球份额逐渐增高,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成为了国内车企的必争之地。

正如过去冷兵器时代的对决,抢占市场必然是通过数量去提升更高的市场份额,这也造成了新能源汽车在今年出现了井喷式发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 1~6 月的新能源汽车同比去年同期增长 111.5%,达 41.2 万辆。换言之,相比去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能翻了足足不止一倍。

不过即便是在这个大环境下也存在例外。比如前段时间和蔚来打赌的小鹏汽车,他们是通过「慢就是快」的理念去经营市场,犹如太极中的以柔制刚,以慢打快。

这种经营方式在今天或许和大部分车企的经营模式相左,但事实上,该理念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有着很大的关系。

小鹏汽车其实是个互联网企业,不是汽车企业

与大部分车企创始人或掌舵人出身不同的是,何小鹏最初是 UC 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 UC 整合并入至阿里巴巴之后,他曾担任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游戏事业董事长等多个职务。

2017 年出任小鹏汽车担任董事长,掌舵该公司的整体业务发展。

▲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

所以严格来说,何小鹏不算是一名专职「造车人」,但从软件和 UC 公司过去获得的成就看,他足以能称得上是一名资深「互联网人」了。

而在这位互联网人的带领下,小鹏汽车很快便在今年初的 CES 2018 大会上展出了第一款量产车型——小鹏 G3,该车是小鹏汽车完善智能驾驶体系后的首款上市产品。

▲ 在 CES 2018 上展出的小鹏 G3

其中小鹏 G3 的「G」所代表的是 Geek(极客),同时也代表着这是小鹏在经过 Beta 版、1.0 测试版后的(Generation 3rd)第三款车型。

相比于早些年看到的测试车,作为量产款的小鹏 G3 已经在硬件配套方面做到了更进一步的完善。通俗来说,就是更像是一款即将面向市场的新车,面对实际使用考虑更加全面,而不是一款仅存在于 PPT 的概念汽车。

放大到细节部分,从配置方面看,量产款小鹏 G3 换装了新轮毂,以降低行驶风阻,提升续航能力;通过车顶的 360° 摄像头,驾驶员可在 15.6 英寸的中控台里观察车外一切;车内的控制系统已布置完善,通过语音即可对整车进行控制。

而在小鹏曾多次演示的自动驾驶方面,该车配备了包括摄像头、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合共 20 个智能感应设备,为之后的智能驾驶体验提供全面的硬件保障。

除此以外,小鹏汽车在 G3 的智能驾驶方面也做了路况识别优化。作为一款国内自主品牌车型,该车在传感器布置上对亚洲城市的行车路况进行了针对性设计,以方便驾驶员安心将驾驶权交给车载电脑来完成。

因此,在小鹏汽车看来,「汽车」更多的是一个实现智能驾驶的最终平台,而真正的核心是互联网和智能驾驶整个体系的发展。

所以小鹏汽车其实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并不是一个汽车生产商。

别具一格的「慢就是快」模式

在展出首款量产车型小鹏 G3 后,小鹏在今年 4 月的 GMIC 上宣布该车正式开启预售,预计 2019 年底能完成 3 万辆的交付数量。

不过尽管何小鹏与蔚来李斌仍有赌约在身,但这似乎没有直接影响到小鹏的生产计划。

实际上,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何小鹏也多次提到了「造车」的困难,毕竟这并非是单纯的修补问题,而是涉及到品质和安全性两方面的考虑,各方面的调试都至少需要 12 个月的时间去完成。

▲ 表格整理自搜狐汽车

资金链的保障是小鹏选择稳步发展的基础。与急需融入投资、展示成果的新企业不同,小鹏在资金链方面本来就已经有着较好的资本支持。

更重要的是,作为小鹏汽车掌舵人的何小鹏本身就是企业的投资人之一,比如在小鹏的 B+ 轮投资方中,我们就能看到有何小鹏的名字。

因此,实际上何小鹏并不需要急着向资本层展出新成果,也不需要基于走量去回笼资金。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去规划发展小鹏汽车的道路,将资本应用在技术开发上。

▲  1 月 29 日,小鹏汽车在香港宣布启动 22 亿人民币 B 轮融资

据悉,小鹏汽车目前总融资额超过了 100 亿元,2019 年计划完成 300 亿元的融资。相比于许多新兴智能汽车企业,小鹏有着十足雄厚的资本优势。

另一方面,是何小鹏多次提到的「智能」和「品质」。

在小鹏 G3 里我们能看到该车结合了智能与互联网驾驶模式,但是实际上路还需要考虑到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G3 的特点之一是智能系统可通过 OTA 升级来完善,这便涉及到了每一版系统的可靠性。因此,他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开发和调试新车所配套的智能系统。

在何小鹏看来,智能系统影响着新车的品质,而品质则影响着品牌的口碑。除了充裕的资本,对品质的严谨,成为了小鹏选择「慢就是快」理念的根本原因。

对于「交付」的理解,新造车的小鹏也有不一样的定义

而就在小鹏 G3 开启预售后,小鹏也公布了新车正式上市的时间——12 月 12 日。

事实上,小鹏汽车自 2017 年初至今就已经花了近 24 个月的时间去向市场正式交付第一款车。在这段相对漫长的等待期里面,其他产品均已落地甚至已经产生了产品迭代。

而从小鹏的公开信当中可以了解到,何小鹏对于这种快速迭代的互联网套路是不赞同的。

互联网产品的迭代增速和步伐节奏,显然不能直接运用在汽车行业当中,这种高精密的机械产品,随着何小鹏本人对汽车行业的逐步深入,边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更加注重品质。

简而言之,对于「交付」的理解,小鹏汽车有着区别于其他互联网新造车企业的理解。

你们的期待和这个行业的复杂,让我们不敢跑得太快。——何小鹏说道

从零开始造车,主打高品质高体验的小鹏汽车所需要的是经验和时间,为了让用户们在交付时感受到小鹏的品质、创新和安全,小鹏汽车自主建立了一整套电动汽车试验开发体系。

以今年展出的小鹏 G3 为例,官方表示 1.0 版本早于 2017 年 10 月进行小批量下线,目前已经交付内部员工数百台,月行驶里程超过 50 万公里。

根据这套相对完整的测试体系,小鹏先后进行多轮驾驶性联合调试,包括两轮高温、高寒、高原的三高测试和反季节测试,以及多轮整车续航标定等测试,陆续投入近千台测试汽车,累计实验里程超 1000 万公里,累计试验时长约 10 万小时。

从 0 到 1 必然要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而竞争只是促进创新的催化剂,创新的前提仍要考虑到品质。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来形容面对诸多外部竞争压力的小鹏汽车倒也非常恰当。

打造第一款产品的品质决定了口碑积累,新造车企们难以用经验去解决的问题,小鹏选择了通过时间和耐心去进行弥补和完善。

并且,作为首先面向中国本土市场的车企,首当其冲地就是要面对国内本地化复杂的路况。

比如国内存在着不同品牌、不同时间部署的充电桩所引起的充电兼容性问题,小鹏汽车花了大量时间去一一适配各类的充电桩来优化充电兼容性;面对南方多暴雨,常有汽车被浸泡于水中的情况,小鹏汽车也花时间去做电池包的更高等级防水保护的相关处理。

因此,在品质的支撑下,才让姗姗来迟的小鹏汽车反而能有底气说出「大家 12 月 12 日拿到钥匙的那一刻,觉得这场等待是值得的。」这句话。

打通线上线下的「鹏友+」计划,是小鹏互联网基因的体现

在「慢就是快」的同时,小鹏的快节奏便交于了互联网体系当中。

11 月 16 日,小鹏汽车携高智能纯电 SUV 小鹏 G3 首次亮相广州国际车展。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在展台发布会期间就「鹏友+」计划,分享用户服务体系的进展和战略布局。

小鹏汽车互联网的一面,在「鹏友+」计划当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快节奏的布局和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多触点」的体验,小鹏汽车还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全渠道直营模式,保证完全一致的购买和服务的体验,免除了消费者购车比价和服务存在落差等问题。

除了成为了首家入驻天猫旗舰店的新造车企,小鹏汽车将于 2019 年春节前在北上广深杭等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开拓 15 家直营店。2019 年计划在近 30 个城市启用近 70 家线下直营店,打造便捷透明的精致线下体验。

另外为了解决纯电车主们「充电难」的老问题,小鹏自主研发的超级充电桩将会将在北上广深杭等十多个一二线城市完成签约 100 座超级充电站,并于 2019 年春节前投入使用 30 座。

从小鹏给出的数据看,预计 2019 年在近 30 个城市投入运营近 200 座超级充电站,未来三年,继续签约 1000 座超充站,完成打通巡桩、充电、支付、结算一条龙服务。

可以说,小鹏汽车的「鹏友+」计划,贯穿着用户自购车开始到用户用车之后的全生命周期,配合内置的 AI 智能人车交互系统,能极大程度地让用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魅力,强大的 OTA 能力让这领先的智能应用得以持续升级。

传统意义上,车企的任务就是造车,不过新时代的新车企自然需要新的打法。从前期「智造」到多渠道售卖再到完善的售后保障,一系列服务的背后是都需要现代科技为支持。

自动化工厂生产出来高度智能化的车辆、线上线下一体化联网透明销售服务模式、大数据反哺下的内容生态服务、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超充技术正普惠于寻常百姓等等,如果你认为小鹏汽车还是一家单纯的汽车制造商,那未免也太肤浅了。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